據外媒報道,為了解決當前住房不平等的社會問題,一位來自在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留學的來自寶島臺灣的大學生在其畢業(yè)論文中,提出來一種新的設計理念,此設計每層建筑均為不規(guī)則設計,形如過山車軌道,每個但愿均可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移動,如此便可以實現讓你360度全方位觀賞城市風景的愿望。
據報道,這位郭姓(Shin Kuo)設計師在其發(fā)表的一篇名為” Turn to the Future(轉向未來)”的論文中,給人們呈現了這樣一種建筑概念:每戶建筑可以通過建筑結構旋轉,使每個人可以享受到一樣的風景,一樣的視野。
在很多城市中,往往是富人住在頂樓,而窮人或租戶通常居住在中間樓層,建筑的價格也常取決于視野的質量。但這位郭姓設計師認為每個人都有獲得高質量風景和視野的機會,于是他提出一個“平衡隔離”的方法。
為了實現這一建筑概念,他設計了一個新系統(tǒng):公寓樓中的每一戶都是獨立并可以整體移動的單元,按照預定的時間設置逐漸旋轉下移,當到達底部時則再通過內部起重機升到頂部,循環(huán)往復地螺旋式旋轉,實現風景共享。
為了讓這一新型建筑早日投產,不僅各位設計師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反復的研究設計,還有各種建筑材料供應商、手拉葫蘆生產廠家等都在忙碌著,希望這個新項目的投產自己公司也能殘余其中。